發布:2023-11-15 11:56:55 關注:30179次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又名廣州華僑醫院、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是“中國第一華僑學府”、全國“雙一流”大學暨南大學的直屬附屬醫院。
醫院隸屬國家統戰部,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也是廣東省第一批互聯網醫院,綜合實力排行華南地區綜合醫院前十(復旦華南區排行榜)。擁有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臨床醫學和護理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具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資質。
醫院學科建設積淀雄厚,形成了神經內科、骨科、普外科和醫學影像科四大“旗艦學科”;現有18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和臨床重點專科。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6項、二等獎26項、三等獎45項,2019獲批國自然39項,2020年獲批國自然30項,2021年獲批國自然35項,在Nature、NEJM、Cell Mol、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暨大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4‰。
醫院擁有一流科研平臺,建有臨床醫學研究院,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允怡院士為榮譽院長及首席科學家,擁有一批海內外引進的高水平專職研究人員,專用研究科研場地4000多平方米;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廣州市分子與功能影像臨床轉化重點實驗室,配備9.4T小動物核磁共振、回旋加速器、流式細胞儀等一批高尖端研究設備。此外,醫院還與暨南大學20余個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平臺共享,其中包括13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醫院近3年博士后進站人數119位,同時與我校多院系、多名知名教授、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進行深度合作,聯合培養優秀博士后。我院博士后亦取得亮眼業績,臨床醫學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廣東省100個博士博士后創新平臺,在站博士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55項,發表影響因子在10分及以上刊物的論文的比例為14.1%,4位博后獲得廣東省100個博士博士后創新人物。
為進一步加強醫院學科隊伍建設,促進臨床和基礎學科科研融合,本站現計劃每年招聘50名海內外優秀博士后來我院從事研究工作,招聘崗位:內科學(呼吸系病及傳染病、腎臟病、血液病、消化系病、內分泌代謝病及風濕病、老年病學、心血管病)、兒科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普外科、骨外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心臟血管外科)、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麻醉學、重癥醫學。
要求應聘者年齡在35周歲以下,獲得醫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在醫學等領域取得優秀科研成果。此外,我站鼓勵具有其它學科背景但在醫學相關或生命科學等領域取得優秀科研成果人才前來應聘。
1.薪酬。提供年薪29.4萬/年(稅前)。
2.獎勵性生活補貼。博士后參加大學的綜合考評,獲得大學綜合考評特優者(大學前15%)可一次性獲得獎勵性生活補貼30萬元,獲得優秀者(大學前25%)可一次性獲得獎勵性生活補貼10萬元。
3.科研績效獎勵。按照博士后在站期間的科研績效積分發放一次性績效獎勵,最高可達40萬。
4.醫院設立博士后基金,所有博士后進站均可獲得博士后啟動基金5萬元。
5.協助解決子女入學入托。
6.發展前景明朗:出站考核特優者可優先留院工作。
1.遞交個人簡歷至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652科教辦辦公室;
2.由流動站審核材料、組織面試考核,經學校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審核、學校主管部門審批后,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即可進站。
單位名稱: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科教辦
地址: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13號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門診652房
聯系人:敖老師、鄭老師
電話:(020)38688077 郵編:510630
郵箱:[email protected],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畢業學校+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網【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1】凡本網注明"來源:濱海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濱海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濱海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